合作共赢 高效发展 ——专访京港地铁总经理邵信明

2021年是京港地铁成立15周年,这家京港两地的合作企业,年底将再迎来3条新地铁线(段)的开通,京港地铁所辖线路运营里程将达到约150公里。京港地铁所辖5条线路中,既有国内轨道交通领域经营模式的创新,又有结合新技术的智慧出行。作为在轨道交通深耕十余年、不断开拓创新的一家企业,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背景下,京港地铁作为京港合作的一份子,有怎样的实践,又有怎样的愿景,对此,京港地铁总经理邵信明接受了《在商研商》的专访。

京港地铁总经理邵信明检查车辆检修工作

“京港地铁,顾名思义是北京和香港合资的企业,也是国内轨道交通领域首个公私合作(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企业。”邵信明介绍到,在合作的三方中,代表社会资本(Private)的两家企业是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分别占比49%;代表政府(Public)的是北京市属国企——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占比2%。这样的合作模式对于京港地铁在轨道交通方面的发展也是非常有优势的。

地铁网络带动人的流动 人的流动带动区域发展

加快交通强国建设已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谈到交通,邵信明的理解是人与物的流动,人与物的流动是促进城市发展,也是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邵信明以港铁TOD项目为例,介绍了人的流动是如何带动地区发展的。“香港的青衣岛本来居民较少,香港希望能实现这个区域的发展,其中一个想法就是通过交通带动沿线区域的发展。”他说,港铁采取“地铁+交通枢纽+居住区+商业”综合发展的模式,在青衣岛实现了车站及上盖物业发展与地下空间一体化,无缝连接提供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实现市民生活综合体的定位。在地铁的引导下,将化工、仓储区变成了繁荣新城。他还提到,“将军澳此前是一个垃圾堆填区,后来,通过医院、学校、轨道交通等公共设施同步发展,今天,将军澳已变成数十万人温暖的家,这些都是TOD理念的实践。”

放眼北京,2020年底,北京市政府正式印发《北京市轨道微中心名录(第一批)》的批复,首批要打造71个轨道微中心,其中,有十余个微中心在京港地铁所辖线路及车站附近。邵信明表示,“我们理解北京的轨道微中心也是TOD理念的一种形式,就是围绕着一些地铁站,让地铁带动人的流动,促进区域发展。”他表示,“十四五”期间,京港地铁还将继续推动港铁TOD理念与北京轨道交通的结合,希望能够贡献于城市的发展。

新模式助力轨道可持续发展 新科技助推城市出行空间建设

从“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可以看到,未来五年,轨道交通的发展将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在邵信明看来,未来的变化还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不断创新,另一方面是科技发展带来的提升。

从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京港地铁还在积极与各方共同探讨轨道交通的新模式——DBFOT(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邵信明介绍到,运营企业作为轨道交通诸多利益相关方之一,因为负责线路运营,同时负责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因此,更为关心轨道交通运营的全过程。如果能让运营方在设计、建设阶段就参与意见、提供运营实践经验并提出未来线路运营的需求,会更有助于提升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可靠度、便捷性以及可持续性。

同时,在轨道交通项目30年的运营期期间,还需要大量的维修、更新改造费用,这些费用几乎是项目初始投资的2.5倍至4倍。邵信明指出,这些费用如果仅靠票务收入、政府财政或社会资本投入是不可持续的。为此,他提出以大小循环的理念探索轨道交通系统内部财务自循环体系,注重在DBFOT全过程实现TOD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在DBFOT中,“大小循环”理念的核心在于使因轨道建设而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直接用于轨道的建设和运营。“大循环”指政府利用政策使TOD创造的价值补贴于设计和建设方面的初始投资;“小循环”可以概括为非票务收入。通过“大小循环”形成良性、可循环的现金流,用以平衡设计建设初始投资及后期运营成本,而实现“大小循环”的关键环节是政策体系以及资金流转体系的打通,从而助力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如何让新技术服务于轨道交通管理、运营与乘客服务的各方面,也是邵信明所关注的。邵信明介绍到,“我们现在也用一些新科技对线路进行探伤、检查车辆状态等;同时,地铁列车在运行的时候,一定会产生电能,如何回收、利用残余的电能,也是我们正在研究的方向。”此外,京港地铁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增加非票务的收入、利用新科技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此前,京港地铁在4号线国家图书馆站设立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首个“5G+MR”体验展,打造更加丰富的可视化环境;还在4号线和16号线国家图书馆站以及运营控制中心引入智能机器人,为乘客提供出行查询、实地引领及运营提示等智能服务。未来,京港地铁也将利用更多新科技,让交通及城市更美好,让地铁这一城市出行空间更加宜人。

合作共赢 未来可期

在内地工作期间的观察也让邵信明有了很多思考。在他看来,香港人从来不缺乏奋斗与打拼的精神,通过进一步加强合作,还可以实现更好的发展。京港地铁的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城市运营商”,地铁的建设和发展能够为多个行业提供机遇,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产业、大小企业,都可以在其中发现机会,实现自身的发展。

对于香港的年轻人,邵信明也提供了诚恳的建议。他说,纵观过去百年,香港的每一次经济起飞都离不开内地带来的机遇。现在,从香港的角度来看,与宏观环境关系密切的发展机会之一就是大湾区,邵信明认为,年轻人要放眼未来,要看到香港在大湾区的定位,“因为香港的未来不仅是作为一个城市的未来,更是在大湾区的未来。”所以,他建议香港的年轻人可以多到内地的不同城市走走、看看,增强了解,寻求更多发展机会。

同时,邵信明表示,京港地铁欢迎各地的年轻人,也制定了很多帮助年轻人成长的计划,比如培训生项目。这个项目招募本科及以上的应届毕业生,为每位培训生制定具体的发展计划,指定资深员工担任其导师,提供丰富的交流机会,目标是将其培养成一名基层管理者,其中优秀者能够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务专家或管理人才。邵信明说,现在,轨道交通恰逢高质量发展的契机,欢迎香港青年积极投身轨道交通行业,与京港地铁共同推动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