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里屯到兰桂坊

从三里屯到兰桂坊

上世纪80年代,形容一个人很前卫,会说他很“港”。到了90年代初,郭富城与钟楚红的发型,被北京人满大街效仿着,只恨脸型没法克隆。世纪之交那年,有兄弟慕名去兰桂坊,回来特郁闷,抱怨一点儿都没三里屯酒吧精彩,“台上都没个唱歌跳舞的”,几年后,这位兄弟发现,北京的多数酒吧,氛围都跟兰桂坊类似了,纵使仍有歌声,放松的是心灵。

如今,北京与香港彼此亲近了15年,时尚乃至生活方式上的差距,不再像上个世纪那么明显。港人在北京不但能找到厚重的传统印迹,也能轻松享受生活,不至于白天没地方购物,晚上没地方刷夜。北京人去香港旅游,也不再满脸只写着购物,很多人愿意好好地感受一下香港独有的城市气息与精致氛围。

包容才有生活,多元产生魅力。从三里屯到兰桂坊,京港双城的生活,忙碌之余,不缺写意。

讲述人:黄梣 

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内地应届毕业生

1990年出生于北京,2008年考入港大社会科学学院,2009年正式赴港读书,今年本科毕业。

香港的超市,也能买到小肥羊

1997年7月1日晚,当焰火划过香港维多利亚港的夜空绽放时,90后的黄梣正在北京宣武区的一栋单元楼里玩耍。香港回归祖国的意义,对于7岁的她来说,还难以理解。而12年后,她来到香港这座陌生的城市求学,试着听懂粤语并在繁重的学业之余照顾自己。在北京成长,在香港成熟,作为京港15年变化的一个年轻的见证者,她发现京港两地在各方面的交流正逐步紧密,在京学子去香港求学也更加方便。

2008年,黄梣如愿被港大录取,并被免去3年共30万港元的学费。在香港呆久了,黄梣有时会很怀念北京,不仅是心理上的,也有胃口上的,“香港虽说也有中式西式各地美食,但价格对于学生来说不算便宜。”以前总有内地人到香港“扫货”,渐渐的,黄梣也发现香港多了一些以往买不到的“内地货”。“之前,我和北京的同学吃不惯广式火锅,在清汤里涮肉然后蘸酱油,这两年,我们发现在香港的超市里能买到小肥羊火锅底料!这可真是救了我们。后来还发现香港有售北京同仁堂的产品。”黄梣认为,在文化上,京港两地人也越来越容易沟通,“香港大部分同学较好相处,他们对内地的文化很好奇,对内地同学都抱着了解沟通的态度。”

晨报记者 张璐

讲述人:王绍基

京港地铁总经理

香港人,今年58岁。2003年由香港地铁公司派驻北京,参与地铁4号线项目筹划。2006年,京港两地成立合资公司京港地铁公司,负责地铁4号线运营,由王绍基担任京港地铁公司总经理。

受不了炒肝,但能接受豆汁

跟随着国内第一条引入外资的地铁线路进京,香港人王绍基也成了一个“新北京人”——在北京买房定居,过起了每月一次往返京港的“双城生活”。“我在北京工作的近10年来,两地尤其是北京的城市发展变化迅速,同时,我感受最深的是京港两地在文化和理念上已经有了实质的融合。”

上个世纪90年代,王绍基就时常到北京做生意,那个时候“总是飞来飞去”。2003年地铁4号线启动项目研究,他作为首批参与者之一,也算是正式与北京“结缘”。2005年,该项目取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当年,王绍基在三元桥买了房子,从此过起了“双城生活”。

王绍基说,在北京工作的10年,是他非常宝贵的人生经历。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不时会到有着浓厚传统文化的地方走走,在感受北京高速发展的同时,体会一些北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胡同是肯定要去逛的。”第一次逛胡同王绍基却没有经验,开着奥迪就进了菜市口的一个胡同,没想到“越走越窄,后来都走不动了,如果不是别人帮我指挥倒出去,车子肯定被刮花。”现在,南锣鼓巷、什刹海都是他经常去的地方,他也成了砂锅居的常客,“传统小吃我挺感兴趣,受不了炒肝,但能接受豆汁。”

在工作中,王绍基的主要接触对象就是北京人。在他看来,内地的政府官员和业内合作伙伴都有很强的接受新事物、新理念的能力及创新力。

讲述人:莫华伦

香港歌剧院院长、著名男高音

曾就读于美国夏威夷大学音乐系、曼哈顿音乐学院。2000年起担任澳门国际音乐节总监、香港歌剧院艺术总监以及港澳多个歌唱团的指挥、顾问等。他曾是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最负盛名的伦敦歌剧院的华人,拥有一副优美特殊的戏剧性抒情男高音歌喉。

童年的动物园,心里永远记着

提起香港男高音莫华伦的名字,如今在北京几乎已家喻户晓。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位“香港男高音”出生在北京,说他是在香港的北京人一点不为过。

正在香港准备回归15周年庆典“中国三高”节目的莫华伦,接受采访时非常开心,“我是出生在北京的香港人,现在又回到北京发展我的歌唱事业。说句心里话,我爱北京胜过香港!”

莫华伦7岁时随父亲离开北京定居香港前,父亲是北医三院的医生。几年前,他还带着妻子回到已经是别人家的老房子故地重游,“北京,我永远有着一种异常的亲切感,心里永远有童年天安门、动物园、香山……的记忆。我个人艺术生涯的转折点也在北京!”莫华伦说,自从有了国家大剧院,“我差不多每年飞北京来演出10次以上。我任职总监的香港歌剧院与国家大剧院联合制作的莫扎特歌剧《魔笛》在欧洲大受欢迎,国家大剧院制作我主演的《赵氏孤儿》到香港演出盛况空前,让我这个‘在香港的北京人’和‘在北京的香港人’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间。北京是一个包容的城市,我们中国三高说来都不算作是纯粹的北京人。但是北京市政府有这个海量,也更有眼光,把我们‘中国三高’作为北京的艺术品牌和城市名片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6月30日,“中国三高”在庆祝香港回归15周年庆典晚会上演出,莫华伦激动地说,“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晚会上我也唱了,这15年我看着香港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心里特别高兴!这一次我是应中央办公厅而非特区政府的邀请在庆典晚会上演唱,心里非常受用。”

莫华伦觉得自己更喜欢歌剧舞台,“我喜欢表演,喜欢歌剧表演,而且我喜欢北京的歌剧观众,他们是全国最好的观众,你唱得好他们就给你叫好,唱得不好就说不好,非常真实。我爱北京!我爱北京的舞台!我爱北京的观众!”

来源:北京晨报